龍鑾潭濕地
Longluan Lake Wetland
一、編號:28
二、等級:國家級
三、位置:屏東縣恆春鎮
四、類型:內陸自然濕地
五、面積:145公頃
六、交通資訊:
自行開車
|
- 屏鵝公路省道26號南下至南光路,核三廠北側丁字路口右轉直走,至大光路屏163縣道右轉,北行直走至屏158縣道叉路口,即可看到指示牌右轉至西岸停車場,下車後步行約800公尺即可抵達自然中心。
|
※注意事項:本濕地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,進行各項遊憩休閒活動時,務必遵守國家公園相關規範。 開放時間自上午八點半到下午五點為止。
七、形成歷史:
為半人工的水澤濕地,其中潭面滿水深平均3.5公尺。龍鑾潭濕地在清領時期是恆春地區農漁業生產的重要區域,但原屬地勢低窪濕地的龍鑾潭,隨著乾濕季節的更替,其面積也隨著變化不定。雨季時期,龍鑾潭面積擴大,附近田園全成水鄉澤國,為農民帶來很大災害。因此,政府在民國37年將龍鑾潭建為水庫,目前所見的龍鑾潭其實是屬於半人工的水澤濕地。 1982年龍鑾潭被規劃為墾丁國家公園的特別景觀區,由墾管處負責管理,1994年設立龍鑾潭自然中心,提供國人高品質的環境教育空間,為國內第一座專為鳥類觀賞與研究所設計的展示館。
八、生物多樣性與觀賞重點:
湖泊四周為水稻、旱田、樹林、魚塭等多樣的生態環境,棲地歧異度極高,適合鳥類棲息。鳥類約有200種,包括澤鳧、鈴鴨、豆雁、大白鷺、小白鷺、黃頭鷺、唐白鷺、黑鸛、東方白鸛。依照時序的變化,每月的鳥況各具特色。每年8-9月之際,大批的鷸科、鴴科鳥類過境恆春半島,在此覓食、休息、補充體力後繼續牠們南向的旅程;冬季時大群的雁鴨停留在龍鑾潭及其附近的水塘度過冬天,其中以鳳頭潛鴨數量最多,直至翌年春天才陸續北返回牠們的繁殖區。此外,還有沼螺、臺灣蜆、長臂蝦、石鮒等水生動物。潭邊的植物有林投、相思林、竹林、棋盤腳、蘆葦等。
*瀕臨絕種的物種:東方白鸛、黑面琵鷺。唐白鷺、黑鸛、水雉。
*其他值得一看的物種還有:紅尾伯勞。
九、面臨問題:
龍鑾潭附近的水鳥棲地受到人為破壞,部分沒有納入特別景觀區的湖邊濕地陸續被填土,影響稀有的雁鴨繁殖環境。
黑面琵鷺(照片提供者:林本初先生) |
小白鷺(照片提供者:簡毓群導演) |
大白鷺(照片提供者:簡毓群導演) |
黃頭鷺(照片提供者:簡毓群導演) |